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水滴保新型冠状病毒保险是免费的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水滴保新型冠状病毒保险是免费的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病毒的大小与水分子相当吗?一滴水大约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
虽然说病毒是地球上已知最小的的生物,但是与水分子相比,还是大的多的。
病毒组成
大多数的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DNA或者RNA构成的,蛋白质一般都是生物大分子,是由很多氨基酸脱水缩合而形成的,即使是任何其中任何单独一个氨基酸也会比一个水分子更大。
蛋白质的三维模型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一共有二十钟,其中结构最简单的就是甘氨酸
甘氨酸结构式
甘氨酸模型
一个蛋白质可能是由少则几个,多则几万甚至几十万个氨基酸组成,而仅仅作为蛋白质最小组成单元的任何一个氨基酸都会比水分子大,光一个氨基酸就已经完胜了,更何况是病毒蛋白质加上核酸结构。
那么病毒到底比水分子大多少?我们可以从下面的数据来进行比较
病毒与水分子分别有多大?
虽然说即使是一个蛋白质的分子量都很大,但是由于原子实在是太小了,因此就算是几十万个原子组成的一个蛋白质我们用光学显微镜都看不见,因为实在是太小了。
一个普通病毒一般由它的蛋白质包裹着它的遗传物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病毒生命体。
病毒非常小,所以它十分隐蔽,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根本看不见它们,只能用电子显微镜。因此,想要看到一个正常活动病毒的形貌都十分困难。
电子显微镜下的新冠病毒
通过电子显微镜我们就可以对病毒的大小进行测量,一般的病毒在100nm之内。例如我们常见的病毒种类乙肝病毒直径为42nm
而此次新冠病毒的大小为90nm
了解了病毒的大小我们再来看看一个水分子有多大。
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氧原子与氢原子距离95.84pm(1nm=1000pm)
通过这个水分子模型我们就能够计算出一个水分子的大小,大约为0.4纳米,一个普通的病毒一般是它的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因此,病毒和水分子并不是大小相当的关系,而是数量级的关系。
以前就是关于这个问题的全部内容解答
- 事实上,不同病毒的大小差异悬殊,最大的约病毒接近300nm,最小的仅20nm,而大多数病毒体小于150nm。为了方便就以新冠状病毒大小与水分子做对比。
水分子和新冠状病毒大小比较
相信大家都对新冠病毒很熟悉了,仅仅一个病毒就将世界搅得天翻地覆,那么如此能耐的新冠病毒有多大呢?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者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约60~140nm。而常见的水分子的直径是4×10^-10米,也就是0.4nm,水分子的直径还不到1个纳米,比新冠病毒小了150~350倍。
一滴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
一滴水里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若以20滴水的体积和约1mL,所以一滴水通常是认为是1/20mL,即1/20g。
一摩尔水的质量的数值等同于水的分子量,水的摩尔质量是18克/ 摩尔。又可以知道水的密度在4摄氏度是1克/ml,所以18克水在摄氏4度时的体积大约是18ml。
综上可知一滴水的分子数为1÷20÷18×6.02×10^23=1.67×10^21个水分子。
为什么有的人一听到保险就反感,但是一有事就立马轻松筹或水滴筹呢?
不是人们反感保险或者不需要保险,而是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
从个人保险的角度来看:
原因一:搞不明白
保险大致分为三大类
1、寿险
2、财产险
3、责任险
这三大类保险中,又拆分成不同的保险品种,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主要功能为以下几种:
1、保障功能
2、理财功能
3、传承功能
再结合不同公司的不同产品,合同条款各自不同,老百姓总感觉自己被套路了。
没有人愿意花钱买自己搞不明白的产品,如果确实是需要的,只要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很多家庭还是会选择购买,实现保障家庭人身财产安全的目的。
举例说明:买车的朋友都知道要购买车险,大家也不会抗拒这类保险,有些人甚至花更多的资金买保障更全面的险种,就是因为这种保险是人们能理解并且确实是有车一族必需的产品。如果没车的人,就不需要考虑。
原因二:手里没钱
请注意,保险是需要“买”的!
所以,这就存在一个问题,买得起买不起?
除了一部分人属于保险意识薄弱外,现在越来越的人是能够接受保险的。但是保费不便宜,即使是消费型的险种,几百元或者上千元保障一年,对于杯水车薪的工薪族来说,都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在先吃饭还是先享受生活的问题上,很多人必须现实地选择保证全家人有饭吃。因此无法拿出多余的资金为家庭成员添加更多保障。
很多人的生活条件一旦好转,都会考虑购买保险,毕竟现在大家都知道,解决问题需要钱,与其求爷爷告奶奶地到处伸手找人借,不如自己花点小钱买个太平。万一出险,保险公司理赔的资金,拿在手里正大光明。
原因三:不喜欢保险代理人
保险是好东西,但是被有些人做坏了名声。
原因比较复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险代理人素质问题。只盯着业绩,忽悠投保人多花钱,买无用的险种,不管别人真实需求,导致他人产生反感的情绪。
2、专业能力不足带来的障碍。保险是为了实现特定功能的,但是很多工作人员张嘴就说保险产品收益率是多少,让客户产生错觉,认为自己的钱放别人那里很多年,收益率又不高,所以不愿买。这相当于把保险的宗旨弄错了,不是他人需要的东西。
3、工作不稳定给人带来不信任。因为业绩压力大,所以很多人无法在这个行业持续工作,高频的离职率,给顾客带来的感觉就是不靠谱。
综上所述,不是人们反感保险,而是各种原因错综复杂纠缠在一起,让人们分不清到底应该怎么来安排资金购买保险产品。相信随着人们保险意识增强,业务人员服务意识提升,专业能力不断提高,人们会越来越接受保险产品,挑选适合自己和家庭的产品进行综合配置,帮助家庭成员保护生命健康、对冲各种风险。
虽然人类历史上第一份具有现代意义的保险契约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源自古老的海上保险,大家看起来可能觉得陌生,但是没关系,这不是重点。
保险的历史虽然悠久,但是 对于中国大陆来说,第一家保险公司成立于1949年,今年刚好第70年。
70年来,我保险作为一个复杂的金融产品,固然有不完美之处,但是它在持续的更新迭代,而每一次迭代的方向,都是奔着“让你买了就能赔”的本意去的。
比如保险产品的这三点变化,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买了能赔,赔的更好”:
1.不断扩大理赔范围,让你买了能赔
以前重疾保险的理赔范围,只限于合同规定的那几种重疾,换句话来说,就是生了保险合同规定的那些病,才可以理赔。
但是人不是机器啊,谁都做不到人只按条款规定的病来生病。
而且随着医学的进步,很多病在早期阶段、还没到条款规定的程度就被发现了,难道非得等到疾病恶化到条款规定的程度才能赔吗?
保险合同一大本,买的人看不懂,只能听卖的人说, 合同里明确规定的理赔范围,卖你保险的那个人没有告诉你而已。
“保险骗人”这个现象的真相是:人骗人。
有那么一群不专业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夸大保险,导致许多消费者“买了赔不了”。保险还是有必要买
其一:中国的保险业发展虽说经历了200多年(最早可追溯到1805年广东保险会社的成立),但是真正发展和被大众认可的时间也就20年不到,群众普及率和受众基础不够,谈保险色变的笑话或者觉得卖保险的人是传销或是骗子成常态。
其二:保险业的业务开展对象优先是拥有社会财富80%的人群,其次才是占社会人口80%而财富占有仅仅20%的人群,到最近的十年普通老百姓的保险层级由少数人的理财保险向大众化的健康人寿普及,说明保险普及率在提升。但相对于水滴筹或者轻松筹这类众筹类来说保险所花成本相对较高。
其三:在理赔审核的程序方面,保险相对于众筹类会严谨和繁琐,而众筹类还属于早期阶段,程序和监管的不对称甚至导致假水滴筹,假轻松筹事件发生。侧面也反应了众筹类的燎原之势头正盛,老百姓对保险的便利化操作需求还未能得到及时的满足背景下,借助于及时沟通工具的普及却能让众筹类走入平民百姓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水滴保新型冠状病毒保险是免费的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水滴保新型冠状病毒保险是免费的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