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进口价格最新行情分析报告? 玉米进口价格最新行情分析报告表

小编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玉米进口价格最新行情分析报告?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玉米进口价格最新行情分析报告?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国内外玉米价格萎靡不振,后期走势会如何?

玉米进口价格最新行情分析报告? 玉米进口价格最新行情分析报告表

玉米进口价格最新行情分析报告? 玉米进口价格最新行情分析报告表

近期玉米价格在回调中,市场现货交易的还是临储、库存陈玉米,价格也随深加工企业灵活定价,截止7月份,玉米价格比一季节下降1%以上。目前南方早玉米已经收获,尚未上市交易,新玉米上市还要两个月,短期内玉米价格还会下降。

玉米价格连续下降,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率依旧处于较低水平,8月22日,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率11.09%,较上次拍卖仍然在下降,平均价1679.9元/吨,较上次拍卖下降3.95元/吨。市场成交量不大,玉米价格行情还没有火爆起来。今年以来市场累计投放玉米3576万吨,成交1750万吨。

玉米淀粉加工成本居高不下,企业亏本经营,开工率依旧不足。到目前,淀粉加工企业开工率57.98%,DDGS行业开工率40.43%,饲料玉米需求到目前没有明显改观,生猪产能下降30%,到目前为止,生猪存栏下降2400万头,能繁母猪下降30000头,目前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在提高,国家出台生猪养殖“五大措施”,相信年底饲养玉米需求会有回升。

2109年总产量或将只有2.6亿吨,2019年至2020年玉米工业消费8500万吨,同比增加700万吨,增幅9%,预计2019——2020年度玉米,玉米工业产能在1.25亿吨,同比增加1400万吨,2019——2020年度玉米市场需求缺口为-2256万吨,缺口达3000万吨。

今年玉米种植面积有所下降,大豆种植补贴高,农民选择种植大豆的居多,今年玉米种植面积缩减1000万亩。华北玉米干旱严重,沿海地区台风袭扰倒伏也严重,加上雨水渍涝灾害,玉米总产量不如去年,今年玉米价格不会低于去年。在新玉米上市后,会高开高走,一路小幅上涨。纵观今年玉米价格行情走势,都是阶段性上涨,震荡中上涨,目前玉米价格行情低迷,我们可以看作积蓄能量,触底反弹吧。

玉米价格最高的时候在春节前,今年玉米价格峰值在元旦——春节这段时间,新玉米收获后,农民要摒弃“惜售心理”,今年港口玉米库存回落,临储玉米减少,深加工企业年前必须要备足全年原料玉米,进口玉米受配额限制,量不会太大,我国玉米需求还是靠国产玉米,今年玉米价格行情最高可达1.05元/斤——1.10元/斤左右。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能做为销售的依据!

国内外玉米价格萎靡不振,后市走势会如何?

临近2019年产玉米陆续收割上市,这一段时间国内玉米价格维持稳中略有震荡走势,玉米市场贸易在深加工开工不足、饲料需求偏弱等影响下也是普遍持谨慎观望心理,整体上呈现出了社会流通粮源处于低位、叠加消费市场低迷且未来需求预期低估的特点。

截至8月24日,山东的玉米深加工企业挂牌价多在1.0-1.06元/斤,其中昌乐英轩1.045元/斤,潍坊盛泰药业1.05元/斤,诸城兴贸1.015元/斤,均保持稳定;寿光巨能金玉米1.035元/斤,比昨日下调5厘;天力药业1.032元/斤,下调6厘。东北地区深加工企业挂牌价多在0.78-0.94元/斤,总体稳定,东北港口主流收购价1870-1900元/斤,集港量受天气影响非常少。

后期来看,玉米市场的走势既需要生产端的配合,更要看需求端的恢复情况。

一方面,近期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并且创下来近年来的新高,养殖业在生猪存栏下降至历史低位的情况下,猪粮比利好,养殖利润可观,再加上国家发出了一些支持的利好,利润刺激下非疫区的养殖户和养殖企业补栏、扩产势在必然。这样看来,国内的玉米饲料需求最近正处于筑底阶段,后期或将缓慢回升。

另一方面,深加工企业这一段也是一片哀鸿,产成品价格稳定,原料成本高企,部分企业停机检修提前。但随着新季玉米的陆续上市,市场供应进入新陈共同供应时期,再加上消费旺季到来,企业的开工率也将逐渐回升,在本年度我国深加工产能同比明显增加的情况下,新玉米上市后,或许深加工企业的积极性会受到一定带动。

再者,从生产端来看,华北春玉米也即将陆续上市,后期市场逐渐进入新玉米供应为主的时期,而最近这一段时间主季玉米的长势受到了普遍关注。在今年国内玉米播种面积继续下降的情况下,天气及病虫害对产区玉米生长的影响,无疑均会影响到市场的“神经”。近期,东北部分地区多低温阴雨天气,局部出现积涝,特别是黑龙江,将一定程度上影响新玉米的产量及收割上市进程。

综上,在新玉米大量上市之前,市场供应以临储陈玉米拍卖粮源为主,而需求端的恢复态势较为缓慢,市场价格难有明显波动。后期新玉米的上市,或许会给市场带来不一样的行情。

21年粮食进口创新高,玉米、稻麦行情却走低,粮价咋回事?

有人说粮食产量,价格高低,不在于农民丰收与否。只反映于国家的调控。历史以来,农民就是一个低收入阶层,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这就决定他们在社会上不会有优越性。农民也是这个社会上最辛苦的人。他们从事农业生产,从春种到秋收,要和自然灾害斗。要和病虫害斗。风灾,水灾,旱灾都可以让他们绝产绝收,血本无归。人勤地不懒,稍一不抓紧,何苗就可能被草吐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是对农民辛勤的真实写照。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谁也离不开。人是铁饭是钢。十几亿人口的国家饭碗要端稳。不重视粮食生产是不行的。今年的前茬麦子受到旱灾,晚茬的玉米受到水灾。下茬的玉米收上来较晚,气候冷了不爱干了,农民基本上还没有卖,更主要的是受粮价的困扰。农民打点儿粮食不易,靠他支撑一年生活的开销。因为粮价不稳定,也掌握不好信息。担心自己卖不了一个合适的价位。放着吧,又没有一个合适的地方,担心雨淋老鼠糟蹋,为此闹心事现实。

都说粮食重要,也讲粮贱伤农,搓伤农民种粮积极性,那么为什么还要进口粮食,抑制国内粮价。真不知道重视农业生产从哪儿体现?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如何表现?不要老做表面文章

粮食是一种商品,供需决定价格走势。

我们玉米价格,水稻价格偏低,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是,我只强调一方面。多年来,由于国际大豆价格不高,而且进口顺畅,冲击农业大豆市场。农民种植大豆微利,甚至赔钱。农民几乎不种植大豆了,这些土地都转种玉米,水稻。玉米水稻产量充足,价格没有上涨动力。

玉米价格迎来“双涨”,企业调价,港口趋稳,行情转向到了吗?

进入4月,玉米价格出现了企稳上涨的走势,主要体现在山东的部分企业,上势明显,从4月1日开始,上调收购价格的企业逐渐增多,尤其近两天,河北以及东北地区也出现上涨,目前已经不是“两涨”的问题,而是出现多地上涨的态势,同时港口地区价格也趋于稳定。现在看,由于近期乌克兰70万吨玉即将到港等因素,玉米很难展开凌厉的攻势,只能以逐渐偏强的走势为主,也可以说行情已经转向偏暖的方向了。

一、从近一周来的时间看,山东玉米上涨的比较有持续性,据了解,4月1日只有一家企业上调,到4日2-6日这几天,上涨的家数逐渐增加,并且上涨的幅度有所增加(具体情况参看下表)。

4月5日、6日期间,河北秦皇岛鹏远淀粉、河北瑞德分别上调30元/吨,收购价分别达到1970元和1820元;昌黎鹏远上调20元,收购价1790元;河北宁晋玉峰上涨10元,收购价1820元。昨天黑龙江伊品生物、青冈龙凤、京粮龙江3家企业分别上涨20元、10元和16元,收购价分别为1640元、1646元和1636元/吨。港口价格相对稳定,其中北方港口主流价格1758-1798元/吨,南方港口主流价格为1840-1880元/吨。

二、最近一段时间,市场上消息很多,既有利多也有利空,其中不利因素有美国进口的30万吨玉米消息,还有乌克兰进口70万吨玉米在近期内到港,还有中美贸易谈判,结果还存在没有公布,存在一定变数。有利的因素主要有,304万吨一次性收储已经开始,对东北玉米价格支撑作用较强。还有近期有市场传闻称,辽宁58万吨定向收购黑龙江、吉林玉米的收储活动,还有就是有传闻称国家第二轮一次性收储320万吨玉米将于清明节之后开启,目前这两个消息还没有得到官方证实。

三、目前市场玉米短期内供应出现偏紧的情况,主要原因就是经过春节后两个月的余粮加速销售,目前华北玉米售粮进度超过去年同期8%,只有两成左右的玉为余粮,东北地区玉米余粮只有10%左右,也超过去年同期,再加上农民持粮待涨气氛较浓,企业只能提高价格收购玉米。

综上所述,玉米市场利好的因素还是多一些的,所以玉米价格出现反弹行情的可能性较大,预计4-5月中旬是反弹的重要时间段。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提要:玉米价位迎来“双涨”,行情要转向了吗?

近期粮食消化主体山东地区玉米行情以及东北玉米主产区为行情代表的两大主体均出偏强走势,不由得让大家惊叹而今市场真的到了转向的时刻了吗?进口粮对于未来行情难道就没有影响吗?对此科学兴农认为大家还是要谨慎一点不能够盲目乐观,至少在这个四月份行情可能不会迎来预期中的大涨,较大概率会维持震荡偏强的格局。

目前行情走势稳定

从近期行情看,大多维持上涨或者稳定的态势,少数个别企业略有下调,比如说在本周内山东玉米深加工企业整体上调幅度大约在每公斤1-1.5分的样子,当然其中的潍坊天士力、寿光巨能确实也略有小幅度的下滑,每斤2厘的样子。在0.91-0.94元每斤的区间。而北方港口近几日保持价位稳定,主流报价在1730-1740元每吨。上述两地中的山东代表了我国玉米深加工消费面的代表,对于价位具有较强的指向性作用,而北方的港口则是玉米主产区的外出地,代表了东北地区的价位走势。

本月行情稳定有支撑

目前华北地区余粮仓位已经非常低,大约2成略多一点的样子,能够储备到现在得到农民可能粮食质量都比较好,具有较强继续储备的意愿,因此指望华北地区继续向市场供粮不太现实。因此对于华北地区用粮只能从我国余粮相对较多的东北以及社会结转余粮补给,而社会这部分粮食基本上都保持在贸易中间商的手中,基于成本价为,他们也不可能主动降价,持粮待涨是大家所共同的期待,因此在企业需求粮食,而贸易商需要涨价的情况下,双方博弈达成一致的结果就是价位略有小涨或稳定。

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进口粮的冲击,首先美国方面已经表态的就有30万吨玉米已经来到了我国,而且市场消息乌克兰70万吨(也有消息90万吨),即将在四月份来到我国,因此这也是将是影响到本月市场走向的一大因素,也很有可能是制约行情进一步走高的一大因素。从进口玉米的数量看,真的不算大,但是影响的是市场的心态,这才是最为关键的,听到进口玉米的到来,贸易商或有忍耐不住赶紧售粮的可能,可能导致价位出现松动,这也是本人不太看好本月行情走势的一大原因。

综上所述,对于本月行情的判断不能仅仅只是依靠近期“双涨”就简单的这么下结论,还要结合市场各方消息,市场走向风云变幻,稍微有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会导致市场价位的走低。因此本人保持谨慎的态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玉米进口价格最新行情分析报告?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玉米进口价格最新行情分析报告?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内容仅供参考使用!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免费分享原则,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投诉邮箱:121998431@qq.com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