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相互保里的升级保障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相互保里的升级保障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相互保‘‘升级为‘’相互宝’’,支付宝是在玩哪样?
2018年11月27日,支付宝发布公告,宣布“相互保”升级为“相互宝”。
一字之差,原来的相互保本来是保险和支付宝的合作,也宣布解散了,信美人寿退出相互保,升级后的“相互保”由蚂蚁金服负责运营。
升级后的“相互宝”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互联网保险业务,而是一种困难互助服务,按照支付宝的说法,用户加入“相互宝”,先享保障后参与费用分摊,“一人生病大家出钱,守望相助”。这算是一种原始的互助服务,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保险服务。
升级后的相互宝,给用户提供了不小的优惠,我们一起来看看。
1、限定了用户分担额度
每个用户在明年,也就是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的分担费用限定在188元,如果互助资金不足,将由蚂蚁金服承担多出的费用。这个还是很暖心的,起码参加互助的人心中有底了,一年最多不超过188元。
2、管理费用下降
信美人寿退出后,支付宝也让利给客户,把原来10%的管理费用下降到8%,这一点也是值得赞许的。
3、取消最低人数限制
假如参加“相互宝”的人数不足330万人,计划不会被解散,相互宝会为参与者提供一年的大病保险。
4、给2018年的用户一个小补偿
凡是在2018年12月31日之前加入“相互宝”的用户,在2019年1月31日之前的发生的互助费用,由蚂蚁金服全部承担,不让互助用户分担了,相当于让利10%-20%。
从这次的“相互宝”所谓升级看,其实是相互宝业务方式变更之后的一次调整和补偿。通过这次调整,蚂蚁金服承担起了互助组长职责,对互助用户也进行了适当的经济安抚。应该说支付宝还是非常有担当精神的,用户的基本权益没有因为监管而受损失,反而得到了更多实惠。
共享互联网金融红利,欢迎关注互金直通车!
“保”字变“宝”字,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支付宝的意图很明显:
1、刻意淡化相互宝的商业保险属性,合规化运作;
2、对标“余额宝”和“支付宝”,将其打造成宝宝系列中的另一重要产品;
3、撒币撒福利,与微信的“全民保”进行抗衡,二马相争升级;
刻意淡化这款产品的保险属性
相互宝,本质上就是一款商业互助保险,此前对接的是信美人寿的一款“大病互助保险计划”。
但最近银保监会约谈了信美人寿,称旗下互助类保险涉嫌违规,因此信美不得不停止运营这款互助保险,因此蚂蚁金服方面也只能终止双方的合作关系,并暂时由蚂蚁金服方面负责运营。
升级之后,保险的保字被替换成宝,可视为蚂蚁金服方面做的一个表态,即淡化产品的商业保险属性,以一种偏向福利性质的“互助计划”形象示人,同时力争完全的合规化运作。
但是互助保险本身,在法律上就存在一定的“灰色区域”(不然信美也不至于被约谈)。
虽然改了名字,但相互宝在本质上依然属于一款互助类保险。
所以未来,不排除蚂蚁金服方面还会与持牌的保险机构合作,以“拿牌照”的方式,进一步提升相互宝产品的合规程度。
对标余额宝和支付宝,打造保险神器
支付宝是阿里的支付神器,余额宝是阿里的理财神器,如今同样升级为“宝”字辈的相互宝,能否成为保险神器?
至少,蚂蚁金服的野心还是挺大的。
一款产品的名字,对于产品给用户的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而宝宝类产品已经深入人心,容易给人一种天然的亲和力。显然,相互宝的名字更容易与客户产生亲近感。
撒币,正面对抗腾讯的“全民保”
实际上,就在10月份相互保推出之后,腾讯方面就加大了旗下“全民保”的推广力度。
就个人来看,其实腾讯的全民保比阿里的相互宝更划算,因为全民保门槛更低、价格也更低,关键是健康告知条款只有一条,真正做到了普惠。
不过,腾讯的全民保并不是谁都能买,他们采取定向邀约制。
或许是感受到了来自老对手腾讯的压力,阿里迅速做出了反映。
毕竟,双方这几年的主战场,除了支付领域,就是金融和保险领域了。
这次相互宝的升级,可谓是实打实的降低用户的负担,我们简单缕一下:
1、保费188元封顶:
原先的相互保用户,是无法预估自己每个月要交多少钱的,外界给出的测算,从一两百到四五百都有。这次升级之后,保费封顶188元,用户这下子就心里有底了,可以做好保费的规划。
不过,根据前合作方信美人寿的预估,首年每个人分摊的保费约在100~200元之间,所以188元这个价格,也就是预估价格的上限,谈不上能便宜多少。
2、低于330万人,互助计划依然生效
这点应该赞一个。之前相互宝规定,如果参与人数少于330万,就有权终止互助计划。
这一条被用户广为诟病。大家担心我交了钱了,但参与互助的人数一旦低于330万人,大家的保障会突然消失。
如今,就算是不足330万,大家也不必担心保障条款失效了,至少明年不必担心。
不过,我倒是觉得第一年人数就低于330万的概率非常非常低。
首先,大家都是爱尝鲜的嘛,加入进去看两天又不收费,先入了再说。
其次,目前相互宝人数已经突破2000万了,几乎是330万下限的6倍,其中不少人都有投保的刚需,所以人数不大可能在一两年之内人数回落到330万之下。
3、管理费从10%降低至8%
现在不是都说“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吗,虽然这句话优点夸张,但目前大部分的金融、保险中介平台,管理费一般也就收5%~8%。
从这点来说,管理费降到8%是正常的,之前的10%确实有点太高了。
关键是,降了管理费之后,大家每期分摊的金额也会相应降低,相当于给用户进一步减负。这一点,从保费分摊的公式就能看出。
每期分摊金额= (保障金 + 管理费)/ 分摊成员数
虽然相互宝已经做出了升级改进,但我们还暂时无法对其有一个全面的判断。
这是因为,按照相互宝的保险条款,用户加入之后有3个月的等待期。
按照相互宝10月正式运营来算,至少在明年1月,相互宝的首期出险名单、出险率、总分摊保费、人均分摊保费等关键数据才能出炉。
相互宝究竟能否成为蚂蚁金服的如意算盘?我们静观其变吧~
首先,升级的原因是信美人寿被监管部门约谈并指出其涉嫌违规,信美人寿不能以“相互保大病互助计划”为名继续销售《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相互保团体重症疾病保险》。
也就是,不能以保险公司的名义销售这种保险了。
新的“相互宝”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互助计划,其实,这就比较直白与简单了。我认为就是支付宝平台利用其用户群体基数大的优势,盘活具有保险意识的一部分人群,发起的重大疾病互助计划。
互助计划,从古至今,一直都有。无论是埃及的金字塔石匠们的互助保险,当修建金字塔的工匠若发生死亡,参与该组织的其他成员共同出资给予丧葬费;还是英国的寡妇与孤儿组织互保(1699-1711):会员2000人,入会费5先令,当有会员死亡时,每一会员再出5先令,凑成500镑给付死者遗属。中国的互助会:裕善防险会,1907年在天津成立,鞋店互助保险组织,思豫堂,1900年在北京成立,当铺行业互助保险组织。
互助组织,作为一种保险的雏形,同样发挥着和风险共担,互助共济的作用。
而此次升级之后的相互宝,做了一下三点升级:
1)规定了每位用户在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分担限额,188元,超出部分将由蚂蚁金服承担。
2)管理费由原来的10%下降到8%。
3)当“相互宝”的参与人数低于330万时,计划不会立即解散,会继续为用户提供一年的大病保障。
互助计划,和保险一样,都存在着道德风险,这个无可厚非,只是互助计划的稳健来源于参与人数的多寡,5个人和500人到5000万参与的互助计划的抗风险能力,肯定不一样。
所以,此次升级,只是更加承认了它只是一个重大疾病互助计划而已。至于能走多远,要看参与人数以及未来的监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相互保里的升级保障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相互保里的升级保障是什么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